学党史教育专题
从党史中汲取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
本站    2022/10/26 15:55:57    107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学习百年党史,回顾辉煌历程,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战胜千难万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为什么能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爱戴,成为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为什么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充满生机活力?为什么功勋至伟依然风雨兼程、接续奋斗?深入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发展规律,凝聚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

强大的真理伟力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是我们党的显著特征和巨大优势。环顾世界,没有哪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有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没有哪一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不断适应形势发展、推动理论创新。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旗帜、灵魂。我们党正是因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才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明确的奋斗方向、有力的思想引领。一百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宁可流血牺牲,也不放弃信仰信念信心。1926年,一本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被带到山东省广饶县刘集村,该村先后有190人走上革命道路。这就是真理的魅力所在、力量所在。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未有穷期。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指引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从山东实践看,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不断取得新成效、发生新变化,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更大功夫,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目标定位,努力在综合实力、发展质效、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民生改善、治理效能、生态建设上走在前列,加快实现科教强省、文化强省、健康强省、现代农业强省、先进制造业强省、海洋强省、数字强省、新能源新材料强省、交通强省突破,不断汇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强的领导核心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历史表明,凡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得好的时期,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是形成和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持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正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考验甚至是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我们要善于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看自身,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提供借鉴,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不变的宗旨情怀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生动写照。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百年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奇迹,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了解群众安危冷暖,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急困难群众之所急,解困难群众之所忧,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幸福安康,切实兜住民生底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

高度的历史自觉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是我们党高度历史自觉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的重要原因。

我们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克服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高度历史自觉,牢记初心使命。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勇担历史重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按历史规律办事,制定正确发展战略,作出科学决策;深刻把握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顺利完成各个时期重要历史任务,确保我们党始终挺立时代潮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就能够更好前进。我们要立足现实,把握好每个阶段的历史大势,做好当下的事情。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运用好党的历史经验,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努力做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贡献。

深刻的自我革命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

自我革命,是刀刃向内、刮骨疗毒,需要思想上的高度自省、行动上的高度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回顾党的历史,从延安时期的“民主新路”,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持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再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我们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保持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就在于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善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这种能力既是我们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山东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深化流程再造、制度创新,发起九大改革攻坚,向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动刀子”;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肃查处“七个有之”问题,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一定要珍惜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形成的宝贵经验,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加油干,更加奋发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他山之石   |   业务办理   |   政务公开   |   泰山燃气文化   |   安全管理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0-2016  泰山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08730号
技术支持:泰安开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